商業分析之路(七)找出目標與現況的落差

前一篇談了如何引出關鍵利害關係人的需求,此時可大致了解公司目前遇到的問題或機會是什麽,但先不要急著做完整的需求分析,這個階段BA的主要任務是,找出公司目前的狀況與目標之間的落差 (Gap),知道落差在哪裏,再來針對落差對症下藥去思考解決方案,否則若直接思考解決方案,容易想出不符合現況的做法,可能只解決了部分的問題,或是多了不必要的需求,付出多餘的成本。

什麽是落差 (Gap)

不管遇到的是問題或機會,會想要去處理,就表示目前的狀況跟理想的目標不一致,才會覺得有落差,那要怎麽做才能彌補落差,達到目標呢?有句話説“如果不能衡量它,就不能改善它”,首先要把現況與目標,轉化為比較相近的屬性或者說單位,才能做比較,要轉成什麽單位呢?那就是能力,所有的價值都是由能力創造出來的,比如公司有優良的研發能力,可以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,為公司帶來獲利,或是個人有優秀的外文能力,可以擔任即時口譯,為自己帶來收入,都是先有能力,才能產生價值,所以能力是最關鍵的。

Image 3.png

我們最終需要知道的是,要獲得這個機會或解決這個問題,需要有怎麽樣的能力,再來與現況的能力相比,這之間才是可評估的落差,後續針對這個落差來思考解決方案,進而成爲正式的專案。接下來,就要一步一步找出落差。

找出關鍵因素

前面辨識出商業機會或營運問題後,可以開始評估落差了嗎?不行,這樣還不夠,因爲我們所看到的大都只是表面最後的結果,但是什麽樣的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,才是真正的關鍵因素,否則如果只治標不治本,那問題只會一直重覆發生而已。因此,必須先找出造成這些問題或是能增加成功機會,背後的真正關鍵因素,唯有掌握了這些關鍵因素,才能確實解決問題或獲得商機。這部分可利用肇因分析或機會分析來辨識關鍵因素,常見的工具有:五個爲什麽 (Five Whys)、魚骨圖、流程圖,網路上有很多介紹,這邊就不多闡述。

找出目標與現況落差

找到影響問題或機會的關鍵因素後,基本上就能清楚知道,想達到目標,需要擁有什麽樣的能力,而接著,與公司現有的能力做比較,就可知道之間的落差,這個落差就是爲什麽要啓動專案的原因,每個專案都應該是爲了達成公司的某個目標而啓動,無法幫到公司目標的專案,都是一種浪費,執行專案的團隊,也會覺得自己做的工作沒有價值。

有些簡單的問題,或許只需要調整部分作業流程,即可解決問題。而對於複雜的問題或機會,可能就需要增加新的能力,比如:軟體系統、設備、先進技術…等,下面舉個例子:

Image 1.png

公司發現營收降低了,經過一連串的商業分析後,發現關鍵的因素如上圖,得到的結論是,想提高營收的話,必須擁有購物網站進行轉型,才能不被競爭者甩開,而公司現況只有實體通路,尚未擁有購物網站,所以建置線上購物網,可能就是解決方案之一。

Image 4.png

商業分析進行到這邊,應該有初步的解決方案出來了,但解決方案不會只有一個,很多種方式都可以達到目標,但要採取什麽樣的方式,會依據每間公司的資源、優勢、文化…等,做出不同的決策,怎麽做決策又是另一件重要的事,身為BA就要協助公司做出正確的決策。下一篇就來談,如何提出建議的解決方案。

延伸閲讀:

什麽是智慧製造?淺談製造業的數位轉型

什麽是策略地圖?個人版要怎麽用?

如何規劃智慧製造?三個階段一步一步來

跨域職涯分享:從工程硬體到資訊服務,從專案管理到商業開發

開源軟體的商業模式分析 (一)

什麽是DevOps?(一)從管理與商業思維角度切入

相關閲讀:

商業分析之路(一)商業分析的定位與重要性

商業分析之路(二)資訊的程度決定策略的優劣

商業分析之路(三)核心思想決定未來走向

商業分析之路(四)設定明確的策略目標

商業分析之路(五)辨識商業機會或營運問題

商業分析之路(六)引出真正的需求

商業分析之路(七)找出目標與現況的落差

商業分析之路(八)確認最終方案

商業分析之路(九)完整的商業企劃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