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策略地圖?個人版要怎麽用?

如果之前有接觸過管理學的人,絕對有聽過策略地圖 (Strategy Map),它和平衡計分卡 (Balanced Score Card) 是同一套管理框架,但如果沒有,應該也聽過這套框架裏面最著名的一個工具,就是很多人覺得萬惡的 KPI 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)。

但KPI真的那麽爛嗎?其實KPI和這幾年很熱門的OKR都是目標管理的工具,甚至可以說基本概念是一樣的,但重點在於使用工具的思維,也就是商業思維。

游舒帆Gipi及幾個夥伴與我,正準備推出一個一年的課程,商業思維學院,希望帶給大家"聽的懂,學得會,用得上"的商業知識。課程内容會談到各式商業、管理方面的概念、工具和架構。策略地圖也是其中之一,未來正式課程會再詳細説明。

「策略地圖」最常使用的場景是在企業的策略規劃上,但其實完全可以用在個人職涯規劃上,這也是商業思維學院的理念,要讓大家獲得"聽得懂,學得會,用的上"的商業知識。

現在時間也接近年底了,相信許多人會思考新的一年要如何規劃職涯,如何找方向、訂目標,就趁這個時間點,分享「策略地圖」這個工具給大家。如果把自己當成一間追求效率與價值的公司來經營,你會如何規劃你接下來的一年?

這篇文章,就分享我個人的策略地圖,讓大家先對策略地圖有個基本的概念。

 

策略目標是由上往下,抽象到具體的展開;

最終結果是由下往上,逐步並踏實的實現。

策略地圖1.jpg

先簡單介紹上面簡化過的商業版策略地圖。

任何公司的經營,最先要負責的對象必定是股東,因爲是股東拿錢出來投資的,但要怎麽為股東帶來長期價值,每間公司的做法就會不同了,這就是各公司的策略目標,策略地圖把它分成四個購面來探討:財務、客戶、内部流程、學習成長。

由上往下展開各層目標

以終為始,要達到公司想要的策略目標,首先財務目標要做到什麽才能實現?那要達到這樣的財務目標,要提供什麽價值,客戶才願意買單?要做到客戶想要的價值,公司内部的流程要怎麽制定?這樣的流程需要什麽樣的人力、資訊和組織資本?

透過一層一層的脈絡展開,全面思考公司經營的各個層面。

由下往上實現各層結果

萬丈高樓平地起,任何建築物,必定是從底層一步一步往上發展,最終才能達成設定的目標,沒有什麽事能一步登天的。所以可以看到策略地圖裏,橘色的箭頭都是由下往上指,代表的就是由下往上實現。這部分是領先指標和落後指標的概念,詳細的商業版策略地圖就留待正式課程來説明。

個人版策略地圖

個人版策略地圖就以我自己為例,來説明怎麽使用在職涯規劃上。

我認爲職涯規劃不單只是職場規劃,而是連個人生活也要一併考慮,因爲每個人一天就只有24個小時,在建立個人策略地圖的同時,可以審視自己對於哪一方面是最在意的,之後的時間管理才能依此去做分配。

在目標設定上,我覺得人活著最重要的是要快樂。有錢但是不快樂也沒用,錢夠用且生活快樂最重要。因此我設定的終極目標是快樂,當然每個人對於快樂的需求都不同,我自己設定了五個目標,分別對應到工作、生活、社會、家庭和健康,如果都能達到,我會覺得很快樂。

策略地圖3.jpg

那要如何達成設定的五個目標呢?首先展開第一層,自我實現。

我列出了想達到這五個目標,必須實現哪些領先指標才算達成。每個指標可能同時幫助到好幾個目標,換句話説,出去箭頭越多的指標,表示越值得去做,套句健達出奇蛋的廣告詞:多個願望一次達成。

以我的第一層來看,最多出去箭頭的指標是,豐富收入來源,它指的是讓收入來源更多樣化,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裏,領薪水是一種主動收入,要主動工作才有收入,所以創造更多不同的主動收入來源,或是靠投資來提升被動收入的佔比。收入來源越豐富,對於選擇自由、社會連結、家庭和樂、身心健康我認爲都有幫助。

有些指標雖然出去的箭頭不是最多,但是關係重大,像身心健康我認爲是一切的根本,身心不健康,談什麽家庭、工作、生活都是假的。

策略地圖4.jpg

那要達成第一層的結果,它的領先指標又是什麽呢?往下展開第二層,實際做法。

這層我設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產出物,不管是在工作上、財務上、生活上或家庭上,實際要做了哪些才能讓實現第一層的結果。

以我目前正在努力的商業思維學院來説,現在非工作時間的精力都投入在這上面,這樣能帶來什麽價值嗎?除了希望強化台灣管理思維這個使命之外,同時也能讓我接觸到更多不同的產業知識、淬煉自己的職業能力、增加人脈、豐富收入來源並提高社會參與度。能同時幫助到這麽多目標,當然會是我除了正職工作外,最重要的side project。

在提高社會參與這塊,我認爲現代人因爲網路通訊的發達,對於網路上的消息都很關注,但有時卻忽略了更重要的,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上的事物。畢竟取之於社會,用之於社會,因此我加入了一些社會團體做服務,其中一個是義警隊,協助正職警察巡邏維持治安,同時能接觸到更多不同社會階層的人,對於社會歷練很有幫助;同時也加入清大南部校友會擔任幹部,希望結合諸多校友的力量,為在地的社會帶來更多資源的連結,幫助到更多人。在2019年10月,南部校友會就與高雄台大校友會合作,在高雄美術館舉辦了一場近300百人的藝術講座,免費開放給所有人,就是希望為南部的生活帶來更多不同元素。

策略地圖5.jpg

那產生第二層實際做法的前提是什麽呢?往下展開是第三層,行動方向。

以身心健康這個目標做例子,要想身心健康,它的前提是健康指數正常,附帶的好處是體態良好,而實際做法每個人會不同,我選擇的是飲食少醣、做健身,並練習防身術。爲什麽要練防身術?一般的重訓能鍛煉到各項身體機能,但唯有神經反應速度無法鍛煉到,但當發生意外時,如果一時反應不過來,身體練得再壯都沒有,套句武俠小説的用語,"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。"因此才特別去練防身術,它的運動量也相當可觀,而且會運用到很多平常不會用到的核心肌群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試試。

而會有第二層的實際做法,前提是認知到正確飲食的重要性以及運動帶來的幫助,如果沒有第三層的認知,也不會知道飲食要少醣、、每週要運動兩小時以上、核心肌群的重要性…等。

策略地圖6.jpg

要有第三層的行動方向,最基礎的是要有第四層,學習成長。

人不是生下來就什麽都知道的,沒有相關的知識,就無法完成任何事情,這就是知識的重要性。現在這個時代相對以前來説,是資訊大爆炸的時代,每個人多少都有點知識焦慮,會覺得每個知識都很有趣也很棒,但知識太多了永遠也學不完,因此感到焦慮。

這一層就回答了這個問題,究竟要學什麽知識?針對每個人設定的策略目標,一路展開下來,就會知道,要達到這些目標需要哪些基礎知識,這些就是當下最應該去學的知識,也是最符合自己需求的。

有些人會覺得心理學、社會學、經濟學、藝術學、數學、物理學這些知識學了有用嗎?這些是所謂的底層知識,很多的進階知識就是建構在這些底層知識上,像行銷學其實就是根基在心理學和社會學上,建築學是根基在物理學和藝術學上。能了解越多底層知識,對於學習相關的進階知識會更迅速。

策略地圖2.jpg

以上就是分享我自己的個人版策略地圖,當然這也只是簡化版,真正的策略地圖,還要再對每個指標設定量化數字,也就是所謂的KPI,這樣才能評估究竟有沒有達成目標,因爲任何東西,如果不能量化它,也就無法管理它。量化指標也是商業思維學院非常強調的一個概念。

最後,敬請期待商業思維學院的課程,用一年的時間,來改變自己的思維吧!

延伸閱讀:

什麽是智慧製造?淺談製造業的數位轉型

商業分析之路

跨域職涯分享:從工程硬體到資訊服務,從專案管理到商業開發

開源軟體的商業模式分析 (一)

什麽是DevOps?(一)從管理與商業思維角度切入

廣告

什麼是策略地圖?個人版要怎麽用? 有 “ 1 則迴響 ”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