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成爲這個時代的高手?(七)破開人生的局

前一篇談完系統思考的”迴路“,這篇來談”層級“,也是這個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。

很多人常覺得,努力就能帶來成功,但真的是這樣嗎?成功人士的確很努力,但努力對成功的影響,其實並不如想象的那麽大,舉個例子,來看某位成功人士一天的行程表:

  • 24小時,2個國家,3座城市,飛了5000公里,簽了10億的合約,在飛機上和專家研究戰略佈局。早起健身,每天工作12小時。

我們對比送貨員的一天:

  • 24小時,4個城市,17棟大樓,按了300戶的門鈴,發送包裹總價值50萬元,中午和同事研究送貨路線。早起健身 (分包裹),每天工作12小時。

兩者都很努力,但成功人士是成功在:“去哪裏,和誰簽約,和誰討論”,也就是選擇更有價值的目標來努力,努力在對的地方,才是關鍵。不過會發現一件事,那就是都有健身,因爲和學習一樣,這兩樣是一生都不能落下的,不管生活再忙碌,仍然要學習和健身,活到老學到老,要活就要動。所以成不成功,絕對不是只看努不努力,還要看在哪個”層級“努力,下面是一個簡單的勤奮金字塔:

  • 資源層:個人投入的時間、精力、金錢、情感…等資源。
  • 方法層:如何使用資源以及提高效率的各種方法論。
  • 目標層:選擇做什麽、不做什麽,以及背後的價值判斷。

Image 3.png

勤奮的三種境界,第一層的勤奮靠努力,第二層的勤奮靠方法,第三層的勤奮靠目標。假如想要快速學習、成長,在一年内成爲一個“有核心競爭力”的人,在三個層面要如何勤奮呢?

第一層勤奮:努力學習,個人勤奮;要讓自己獲得成長,最關鍵的還是必須靠學習,就算生活再怎麽累,也要撥出時間和精力來學習,如果時間不夠,就花錢去學人家整理過的知識,時間是比金錢更寶貴的東西,寧可花錢去學更有系統、更完整的知識,會比自己花時間來整理更有效率。所以要成功,首先必須要學習,要空出時間、精力來學習,甚至付費學習,這些就是第一層勤奮,但是要怎麽學?學哪些?這個問題就要跳到第二層來思考,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論,沒有好的方法論,我們的努力會非常沒效率。

第二層勤奮: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論,戰術勤奮;如何高效分配時間?如何更好地調配精力?如何碎片化學習?如何找到好知識?如何將知識應用到實務上?每個問題其實都找得到相對應的方法論:時間管理、精力管理、知識管理…等,有各式的書籍和課程都在談論這些,要做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論,並實際去應用它,而不是學了之後覺得好棒棒,但生活完全不去應用,這樣有學跟沒學也差不多。但有些人會陷入一種方法論狂熱,拼命去學各種方法論,問他内容,也都可以如數家珍的回答,但學越多,反而越找不到方向,甚至覺得迷惘,爲什麽會這樣呢?不是學越多越好嗎?其實是缺少了兩件事,首先是底層缺少好的執行力,沒有實際執行,就無法驗證這個方法論適不適合自己,此外上層缺少一個明確的目標,或者説是缺少自己的問題樹 (什麽是問題樹?),學了很多的知識,但都無法確實解決自己遭遇的問題,那當然會越學越迷惘,要解決這個問題,就是要跳到第三層來思考,戰略勤奮戰術是爲了達成某個戰略而生的,一直在思考戰術,但卻不管戰略方向,最後出來的結果,可能贏了局部但輸了全盤。

第三層勤奮:找到更少的目標,戰略勤奮;到底自己努力的目標是什麽?自己有什麽核心競爭力?競爭對手有哪些?自己擁有什麽優勢?優勢能越來越有用嗎?這個層面是大多數人沒有花時間思考的,大家都知道要在第一、二層勤奮,但卻很少思考自己人生的目標是什麽,有了自己生涯目標,你才能針對目標去發展自己人生的戰略,戰略是爲了達成某個目標而生的,沒有目標的戰略叫做亂槍打鳥,但通常是什麽都打不到,白白花費時間和成本而已,所以最先要做的,其實是花時間思考,先找到明確的目標,再往下發展戰術,並實際去執行努力,不管是個人或企業都一樣。

上面的勤奮金字塔是一個多層次的系統,從中可以發現,多層的系統是由上層決定下層,上層目標決定了會決定方法,比如公司的目標是省成本或是省時間,目標不同,選擇的方法就會不同。反過來說,上層可以解決下層無解的問題,比如如果覺得自己的努力,收益不高,就要往上找方法,方法論太多學不完,就要往上設定目標來篩選要學哪些方法。系統裏的上層都是下一層的第二序改變,要解決這個層級的問題,唯有跳到更上一層才能徹底解決。

回頭看這個系列文章前三篇的高手戰略,講的就是“職業發展”的系統,一個人外在的成功,是“能力-站位-趨勢”的多層體系,如果努力了還沒有成功,就要往上看站位以及趨勢。第四、五篇講的是高效學習的系統,是“信息來源-學習方法-聯機大腦-解決問題”的多層系統,如果信息來源太多,就要提升學習方法;如果學習方法不行,可以藉由聯機學習,最重要的是時時回到頂層思考,這對我解決問題有什麽幫助?

不管什麽系統,之所以會出現更高的層級,都是爲了更高效地協調原來層次的資源,如果只站在底部,也就是思維沒有提升,那就失去了在更高層次調用資源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  • 學習是爲了解決問題,如果太關注學習的快感,而忘記了學習的目標,那整體效率也會降低。
  • 努力是爲了完成目標,如果只是盲目地努力,那就失去了用更多方法、更多力量完成目標的可能。

所以如果有人在說“要有大局觀”,“看事情要跳出來”,其實這些都是在講要有多層系統的思維。

那照上面說的,我們似乎只要管最上層的系統就好,下面的層級都不用管了嗎?錯,每個層級都很重要,只是有順序的先後,先做對的事情,再把事情做對。企業就是一個“願景-戰略-資源-管理-執行”的多層系統,舉幾個例子來説,夢想家型的領導者,知道願景的重要性,會對員工勾勒出未來的藍圖,但若對管理、執行面完全不在意,最後會變成不食人間烟火的管理制度;戰略精妙的領導者,很重視戰略,像是波特的“五力模型”是業界公認非常好的一個戰略思考角度,但他自己的顧問公司,在2012年破產,因爲問題是出在實際管理與執行面;狼性文化認爲有錢能使鬼推磨,只要刺激足夠強,願景、價值觀都是空談,這樣的企業或許執行力很强,壯大速度很快,但很容易做大了就散夥、分裂。真正好的企業,都是多層控制,而不是只靠某一層特別强大,就像前面的勤奮金字塔,除了目標戰略很重要,選擇戰術同樣重要,個人努力就更不用說了,多層的系統就要做到多層的控制,才能讓達到目標的機率大幅上升,中間會有先後的順序,但每一層都重要,而怎麽控制每一層,就是下面要談的,設定控制點。

控制點是一個概括的説法,也可以說階段目標,比如想要減肥,目標一年12公斤,那我再把一年去細分成一個月1公斤,中間設的控制點越多、越明確,最後的目標就越有可能達成,如果在中間的階段目標都沒達成了,那離最終的目標是更遙遠的;對企業來説,年度KPI就是一個控制點,但中間執行的關鍵在於,不能只看KPI,因爲KPI是落後指標 (Lagging Indicator),平常就要注意領先指標 (Leading Indicator),確認事情有照一開始的規劃走,如果有出現偏差,就去尋找原因然後調整,而不是訂好年度KPI後,中間都不注意,等到年底才來追究,這樣都已經大勢已去,爲時已晚了。所以如果能設定越多可控的控制點,那達成目標的把握度一定會更高,什麽樣的控制點是可控的呢?

圖片 2.jpg

上面有四類控制點,要把注意力盡可能放在内部並且穩定的控制點上,因爲内部是自己可以去改變、掌控的,看自己願不願意去做而已,而穩定的點能讓我們的掌控度更高,更有把握,所以注意力的優先順序應該是:能力>難度>努力>運氣,内心的想法或許是:這個事情確實很難,但以我的能力應該可以做到,我要盡全力,其他就交給老天了。如果能以這樣的想法去做事情,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,都能逐漸增强自己的能力和對任務評估的眼界,當能力和眼光都長期可控,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性也會越來越強,離自己人生的目標也就可以越來越近。因此對於多層系統,要做到多層佈點,層層可控,設定好控制點後,就努力去做好每件事,逐步朝最終目標踏實邁進。

最後,總算是把從“躍遷”這本書的重點分享出來了,從這本書我真的獲得了很多的啓發,整理出來的這些,是我覺得重要的精華,也建議大家去完整看完這本書,或許會獲得不同的想法,可以針對裏面的一些想法,來彼此討論交流,聯機學習,並讓自己的思考角度,能更全面、更系統。

延伸閲讀:

什麽是智慧製造?淺談製造業的數位轉型

什麽是策略地圖?個人版要怎麽用?

商業分析之路

跨域職涯分享:從工程硬體到資訊服務,從專案管理到商業開發

開源軟體的商業模式分析 (一)

什麽是DevOps?(一)從管理與商業思維角度切入

相關閲讀:

如何成爲這個時代的高手?(一)個人成長三躍遷

如何成爲這個時代的高手?(二)找到自己的頭部

如何成爲這個時代的高手?(三)建立護城河

如何成爲這個時代的高手?(四)單機學習

如何成爲這個時代的高手?(五)聯機學習

如何成爲這個時代的高手?(六)系統思考

如何成爲這個時代的高手?(七)破開人生的局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